社團法人台灣職業人資發展策進會
任何情勢都用正面的態度積極面對,產業才會A擱發(ECFA)

 

 

 

上過行銷學的朋友大概都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。話說有一個鞋廠要去非洲開設鞋廠,進軍非洲市場。董事長派了兩個業務前去非洲考察,一個月後兩位業務回台,向董事長報告考察心得。第一位業務憂心忡忡跟董事長報告說:「報告董事長,這一個月在非洲跑來跑去,我實在感到很棘手,因為我發現非洲人都不穿鞋,所以我對我們公司在非洲設廠非常沒有信心呢董事長,我們是不是要放棄這項投資案呢」董事長沒有下結論,接著請另一位業務進來董事長室報告。他說;「報告董事長,我迫不及待的要趕緊跟您分享我的心得。經過一個月的非洲考察,我發現到那裡的人都不穿鞋,這真是太好了,代表我們公司的前景與市場很大,我建議我們公司要好好地經營這個非洲市場呢

 

接下來的結局各位聰明的產業界朋友可能也猜得出來。董事長把第二位業務派到非洲去開創非洲市場。經過幾年的努力之後,這位業務當上了這家公司的副總經理。

 

各位老闆都知道,經營事業那能說沒有風險,只是你是否能控制這個風險。若能把風險控制住,在可得的獲利下,公司為了生存的社會責任下,當然應當努力去爭取與抓住任何可能的商機。以目前鬧得沸沸揚揚ECFA議題討論為例,我們所看到的言論大多是以政府的角度去思考這個議題,討論的範圍不外乎是大陸與台灣的利多利少的問題,兩岸的產業結構將會如何改變,社會結構將如何改變等等,彷佛這個議題的參與者只有政府,沒有企業界,沒有人民百姓,沒有多方當事人。

 

政府的利益不應超越企業與人民百姓的利益,否則沒有了人民百姓、沒有企業,來的政府,那來的國家呢?企業關注ECFA的問題,但討論ECFA的議題時也不須把企業看得那麼的弱,任何的情勢對企業來說都是風險,對於風險問題,只有正面的態度並且積極的面對,事情才能明朗樂觀。政府對企業的努力,我們拍拍手鞠躬致謝,但是近十年來在台灣政黨間的政治角力與科員政府的權利抵消下,政府能幫助台灣企業與人民百姓的空間已實在有限,所以身為中小企業主的我們,還是務實地一起合作,透過各項產業發展論壇凝聚共識,再透過NGO團體或政治力來監督政府的作為可能會比較實在一些吧 至於政府所關切的大陸與台灣的利多利少的問題,兩岸的產業結構將會如何改變,社會結構將如何改變等議題,說真的,這些問題不知討論了多少年了,政府的作為到底在那呢?若真的是大有為的政府,為何人民的失業率還是一直高升不下呢?為何剛畢業的芸芸學子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非常的惶恐不安呢

 

 

 


上一頁